甲乙为夫妻。
2015年6月,甲为好友丙的一笔300万元借款作担保,但借款到期后,丙无力偿还。根据此前签订的协议,甲作为担保人对这笔欠款具有连带清偿责任。
为达到逃避债务、转移夫妻共同财产的目的,2019年6月甲捏造夫妻感情破裂的理由,向县法院起诉离婚。随后,在法院主持调解的过程中,双方达成协议,夫妻二人名下的3套房产全部归妻子乙一人所有,夫妻共同债务由甲一人承担。该协议当天生效,并获得法院生效的裁判文书。
在多次讨要欠款未果的情况下,2019年6月,债主们将丙、甲起诉至县法院,后申请强制执行。然而,丙名下的房产因另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已被查封,甲夫妻共有的3套房产已全部归乙一人所有。于是,法院以无财产可供执行为由,终结本次执行程序,致使债主们赢了官司却拿不到钱。
县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了这一线索。经审查案卷和多次走访,检察机关发现甲与其妻子丙感情并未破裂,两人仍生活在一起。同时,甲本人承认,此前离婚是因为债主催讨债务,为避免影响妻子及子女生活所为。结合案件事实和相关法律规定,检察官认为,在甲乙离婚纠纷一案中存在以逃避承担债务为目的的虚假诉讼行为。
2020年7月,县检察院对此案向市检察院提请抗诉,获得支持,市中级法院采纳抗诉意见并裁定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理。近日,县法院经审理,认定检察机关抗诉理由成立,判决甲乙二人在婚姻存续期间购置的3套房产由二人共同所有,债务由二人共同偿还,同时对二人恶意串通、企图通过法院调解离婚的方式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的虚假诉讼行为,分别作出罚款决定。
温馨提醒,夫妻离婚本是家事,若以合理合法外衣包藏私心,恶意侵害他人权利,一经查实将受到司法处罚。
|